您是不是正在为这事儿头疼?明明都是5mm发光二极管,A厂家报价0.08元,B厂家要价0.15元,中间差价够买台二手面包车了。上个月我帮电子厂老王把关供应商,愣是从采购清单里砍掉3万冤枉钱——秘诀就在看懂行业黑话。
(拍大腿)先说个真实案例。东莞李老板去年采购50万颗灯珠,图便宜选了每颗便宜3分钱的厂家。结果成品不良率飙升到7%,返工成本倒贴2.8万。这事儿就跟买打折临期牛奶似的,省了小钱赔了大钱。
??一、供应商筛选三件套??
别看厂家宣传页吹得天花乱坠,重点盯死这三个数:
- ??月产量≥3000万颗??的厂子才有稳定品控
- ??不良率≤0.3%??的承诺必须写进合同
- ??交货周期缩短到7天??的八成是二手贩子
您猜怎么着?上季度深圳展会上,某上市企业公开数据惊呆众人:采用二级供应商的5mm灯珠,实际成本比一级供应商还低19%。这就跟买菜找批发市场一个理儿。
——————
??二、报价单里的猫腻??
新手最容易踩的三个坑:
- ??”含税价”变”不含税”??——17%的增值税差能吞掉利润
- ??”定制模具费藏尾款”??——有个老板被追讨8万开模费
- ??”运费按立方计算”??——5mm灯珠50箱才占0.3立方米
去年苏州张会计给我看过份报价单,表面单价0.12元挺合理。细算包装费和检测费,每颗成本硬生生涨到0.17元。这手法就跟烧烤店收竹签费似的,防不胜防。
——————
??三、验厂必看的五个细节??
跟着我的路线走准没错:
→ 绕开摆满进口设备的展厅,直奔老化测试车间
→ 盯住流水线工人戴不戴防静电手环
→ 随手抓起把灯珠,看引脚有没有氧化发黑
→ 问清楚原材料供应商是不是三安光电这类大厂
→ 查他们实验室的盐雾试验机开没开机
您知道吗?广东某代工厂去年突击检查供应商,发现号称”全自动化”的生产线,关键工序全是人工操作。不良率直接从合同写的0.5%飙到实际4.6%。
——————
??四、独家采购秘籍??
要我说啊,选供应商就跟找对象似的,门当户对最重要。月用量不到10万颗的,别死磕一线大厂;年采购超500万颗的,记得要求阶梯报价。去年厦门某LED显示屏厂换了三家二级供应商,成本直降37%——秘诀就是让供应商之间互相知道存在。
最后甩个硬核数据:国内TOP10的5mm灯珠厂家,实际出厂价集中在0.07-0.12元区间。超出这个范围的报价,建议您直接唱首《凉凉》送走业务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