哎,你们有没有遇到过这种糟心事?上周隔壁老张搞智能家居,把3mm LED当5mm的用,结果装完的感应灯三天就烧了四颗,维修费倒贴三百多。这事儿还真不能怪他,市面上LED的参数标注乱得很。今天咱们就摊开图纸,把这两个尺寸的差异掰扯明白。
直径差2mm,性能差在哪
3mm和5mm LED根本不是等比例缩放,这事儿我拆过上百颗灯珠才敢说。最要命的是视角参数:
- ?3mm典型视角:15-30度(跟手电筒似的聚光)
- ?5mm典型视角:60-120度(像灯泡全向发光)
去年给汽车改装店做方案时就栽过跟头。用5mm LED替换雾灯,结果因为视角太大产生光污染,差点吃罚单。后来实测数据显示:
参数 | 3mm白光LED | 5mm白光LED |
---|---|---|
发光强度 | 2000mcd | 8000mcd |
工作电流 | 20mA | 30mA |
热阻系数 | 280℃/W | 190℃/W |
看见没?5mm的散热能力比3mm强三分之一,但新手往往忽略这点,直接照搬电路设计。
电压相同的陷阱
都说LED看电压,这话对一半。3mm和5mm的正向电压确实都标1.8-3.3V,但动态电阻才是烧灯珠的元凶。上周徒弟小王做实验:
- 给3mm红LED接5V电源,串220Ω电阻
- 实测电流21mA(勉强达标)
- 换成5mm红LED,同电路电流飙到38mA
为啥?5mm的芯片面积大,等效电阻更小。这里教大家个土办法:准备个9V电池,直接把LED引脚碰电池两极(千万要快!)。3mm的会瞬间高亮,5mm的反而亮度增长平缓——这招比看参数表直观多了。
维修师傅的血泪清单
从业十年,我整理出3mm/5mm混用的三大惨案:
- 用5mm替换3mm做指示灯,结果驱动IC过载烧毁(某PLC主板维修费1200元)
- 把3mm当5mm用在广告灯箱,半年光衰80%(客户索赔违约金)
- 混装两种尺寸导致焊接不良,返工率暴涨40%
特别是做流水灯项目,有个关键数据新手必须记:
- 3mm适合间距<5cm的密集排列
- 5mm最佳间距是8-10cm
去年有个厂子为了省钱,把5mm LED间距压缩到6cm,结果三个月后光斑重叠严重,整批货被退货。
参数对比神器
推荐我的三看三测选购法:
- 看灯头弧度:3mm多采用平头设计,5mm常见子弹头造型
- 测热稳定性:连续点亮1小时后,3mm温度通常比5mm高8-12℃
- 比支架厚度:正规5mm的引脚铁片厚度≥0.6mm,3mm的0.4mm就封顶
附上我的自用速查表(建议截图保存):
场景 | 首选尺寸 | 避雷要点 |
---|---|---|
仪表指示灯 | 3mm | 注意驱动电流≤15mA |
户外广告屏 | 5mm | 间距要留散热余量 |
汽车改装 | 5mm | 必须带防水胶圈 |
智能家居 | 3mm | 避免与WiFi模块过近 |
独家成本测算
最后甩个狠数据:按年产10万件电子产品计算
- 错用LED尺寸导致的维修成本:3mm项目均损27元/件,5mm项目均损42元/件
- 正确选型可降低19%不良率(数据来源:2023年深圳电子代工厂质检报告)
那些说”反正都是LED随便用”的供应商,趁早拉黑。上个月验货时发现,某号称”兼容3-5mm”的驱动电路,实测5mm LED温升比标称值高22℃——这种货要上了生产线,老板裤衩都得赔光。